前列腺痛和前列腺充血:临床上具有持久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前列腺部不适,或真性前列腺痛等症状,前列腺液中无脓细胞,也无明显感染病理改变,属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
2008-11-17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疾病,一般会引起的前列腺痛,如会阴部坠胀、疼痛,耻骨联合、小腹抽痛。有的尿道会有疼痛的感觉,或者肛门疼痛,有的大腿根部疼痛,一侧的大腿疼痛,或者腰疼等,甚至在前列腺周围反射性地向四周放射疼痛。
2008-11-15尿线分叉分为正常和不正常两种情况,不能笼统地说是前列腺炎。比如,偶尔的尿线分叉大多是由于尿道口黏连引起的,在经过尿流冲洗后,可以恢复正常,不是病症。平时注意多喝白开水、每天勤清洗下身,可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
2008-11-14前列腺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的重要器官,它最常发生的疾病是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前者多发生于青壮年,后者以中老年为主。前列腺炎多因各种病原菌侵入所致,淋病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球菌、霉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是常见的致病病原体;亦有一部份前列腺炎不是由病原体引起。
人体前列腺中含有一种抗菌物质,叫前列腺抗菌因子。当前列腺发炎时,这种抗菌因子减少,故而容易引起感染。前列腺炎引起的感染可导致急性尿潴留、急性精囊炎或附睾炎、输精管炎、精索淋巴结肿大或触痛等,严重时可发生腹股沟痛或肾绞痛。
2008-11-12由于前列腺解剖结构的复杂、生理特点的特殊,由于前列腺包膜和腺泡上皮类脂质的屏障作用,可使多种抗生素不能进入前列腺腺泡内和分泌物中,很多药物难以直接进入前列腺,治疗需要系统的过程。
2008-11-11前列腺虽属人体一个不起眼的小腺体,但它在男性生殖系健康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前列腺炎是20-50岁男性最常见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痛则是男性前列腺炎的一种,与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并称为前列腺炎的三大类型。
2008-11-10前列腺充血,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现象,一般是指在性活跃期,如青春期还没有正常的性排泄而引起的一些现象。尤其反复频繁的前列腺充血而得不到排泄,充血不能有效地缓解而致。
2008-11-09临床表现:见于20~45岁男性,主要症状是会阴、阴茎、阴囊、耻骨上或尿道疼痛,与排尿无关。有些患者有梗阻性排尿困难的症状,如尿线无力、尿线中断等。亦有的患者出现刺激性排尿困难症状如间歇性尿急、尿频、夜尿多和排尿困难等。
2008-11-09前列腺痛的初期症状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比较相似。区别在于前列腺痛患者的前列腺液中不存在白细胞,因此这一类型的前列腺疾病可能与前列腺无关,也会因盆底或阴部神经肌肉功能失调而引发。由于前列腺痛无细菌感染,因此用抗生素治难以达到效果。通常可以采用药物来减轻排尿刺激性症状以及骨盆肌肉的紧张性疼痛。需要在此提醒的是,对于那些药物治疗无效或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应配合心理辅助治疗。
根据Dorch分类方法, 可将前列腺炎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BP)和前列腺痛(PD)。这种分类法在临床和科研中沿用了 20 多年,是一种基于细菌病原学的分类方法。
2008-10-30由于病因明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效果都很理想,一般疗程在20天左右即可,病原菌多可杀灭,此时做相关的感染菌培养,多转为阴性。
2008-10-29前列腺痛与前两者完全不同。典型的前列腺痛患者可能有类似于前列腺炎的症状,如会阴部疼痛等,但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症状。主要症状是与排尿无关的“盆腔痛”,如会阴、阴茎、阴囊、下腹部或尿道等部位疼痛。严重病人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梗阻表现,如排尿困难、尿流无力、尿线中断等。
2008-10-28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情况保持适度的性生活,既不能过于频繁,更不应禁欲,一般保持7~10天左右一次为宜,未婚的男青年也应该在10天左右排精一次,使前列腺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加速炎症的消退。
2008-10-28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节制性生活,之后就可继续过正常的性生活了。每周1-2次规律的性生活,既可以避免前列腺过度充血,又能解除前列腺液的淤积。性生活有利于前列腺炎症的减轻和康复。
200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