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读者张先生问:以前我做前列腺体检时只查PSA,但最近看报纸发现,还需要查f-PSA,听人说f-PSA/PSA对前列腺癌有预测价值,越低患癌风险越高,请问是这样吗?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李宁忱解答: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它是一种主要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蛋白分解酶,正常情况下被分泌入前列腺液或精液中,以有活性的游离形式(f-PSA)存在;血清中的PSA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二者相加为血清总PSA水平。血清PSA测定精确度高、无创伤,其水平越高,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越大,临床上广泛用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筛查,监测治疗反应及判断预后。
目前临床上常同时检测总PSA和游离PSA两项指标,总PSA的正常范围是0~4纳克/毫升。如果总PSA连续两次测定超过10纳克/毫升,高度怀疑前列腺癌,需要做前列腺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PSA在4~10纳克/毫升,需根据f-PSA与总PSA的比值进行判断,若比值小于0.16或前列腺影像学检查有异常,也需要做前列腺穿刺活检。
PSA不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抗原,正常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上皮细胞均可分泌PSA,前列腺炎、尿潴留、直肠指诊、前列腺外伤、前列腺活检等情况下PSA也会升高。另外,性生活后血清PSA也会升高。若持续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如保列治)6个月以上,血清PSA水平会降低50%左右。因此,在判断血清PSA临床意义时应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扰,做出全面、准确的诊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前列腺炎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的成年男性,对男性朋友的健康已造成很大的威胁。网络上往往将“前列腺炎”夸大成“诱发性功能障碍”、“导致前列腺癌”的严重疾病。事实上前列腺炎并没有如此可怕。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炎,治疗方法各有不同。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毛向明强调:前列腺炎经过规范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擅长领域:应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精囊结核、前列腺结石)、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阳痿、阳强、早泄、射精无力、不射精、逆行射精、射精疼痛)、泌尿生殖系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血精症、睾丸炎、附睾炎、泌尿系结石以及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男性乳房发育症、遗精、男性性早熟等男科杂病。
擅长领域:治疗勃起不坚、性生活时间短、包皮包茎、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生殖感染性疾病、男性不育等领域有一定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泌尿系统各类肿瘤(肾肿瘤、输尿管肿瘤、前列腺肿瘤、阴茎及睾丸肿瘤)及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的诊疗。
擅长领域:男科、结石及泌尿系常见疾病的诊治。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及微创手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阴茎弯曲、隐睾、鞘膜积液、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局麻下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显微外科手术。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等疾病的药物调理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