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脐疝是如何形成的?小儿疝气怎么办?

2016-09-30 14:28:3739健康博客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今天在专科门诊有一个高危儿宝宝39天,生长发育、吃奶、睡眠均好,面色红润,妈妈最担心的是宝宝的肚脐,生后几天就开始突起,且越来越厉害,有时还能听到“咕咕”响,全家人又担心又害怕,今天来随访是想得到医生的证实,是不是接生时没扎好脐带所造成的,准备去找接生医院麻烦。

  今天在专科门诊有一个高危儿宝宝39天,生长发育、吃奶、睡眠均好,面色红润,妈妈最担心的是宝宝的肚脐,生后几天就开始突起,且越来越厉害,有时还能听到“咕咕”响,全家人又担心又害怕,今天来随访是想得到医生的证实,是不是接生时没扎好脐带所造成的,准备去找接生医院麻烦。我告诉这位妈妈,宝宝的脐部突出叫“脐疝”,跟接生没有关系。就我们的临床经验,婴儿脐疝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经常有家长疑问,所以借此病例跟大家一起分享婴儿脐疝的相关知识。

  脐疝是如何形成的?婴儿脐疝属先天性发育缺陷。发病原因有脐部发育不全、脐环没有完全闭锁或脐部的瘢痕组织薄弱,不够坚固,所以啼哭情况下,腹腔内压力增高,内脏可以从脐部突出而形成。

  脐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由于脐部缺少脂肪组织,是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腹腔内容物容易于此部位突出形成脐疝。

  婴儿脐疝治疗:随着宝宝的发育,腹壁肌肉逐渐增强,脐环缺损会逐渐变小,绝大多数可在1岁左右自愈。因此2岁前,除非出现嵌顿,可以观察等待。

  有些家长沿用旧习,采用大铜钱或硬币以布带勒紧腹部,企图挡住脐疝膨出,既无疗效,还可能造成损伤,所以不主张使用。有的家长过于紧张,一定要采取措施,建议用“弹性腹带”,操作较简便,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通常白天佩带,夜睡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以起到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小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

  如已满2周岁,脐疝直径超过1.5厘米可考虑进行脐疝修补术。

  如何判断疝气嵌顿?家有脐疝宝宝,家长要注意护理,避免过渡烦躁频繁哭闹。一般情况下,脐疝软软的,用手轻轻向下按可以回纳进去,如果宝宝哭闹不安,要注意脐疝有没有崁顿,崁顿疝不能回纳,时间长崁顿的肠管缺血坏死,皮肤颜色也会变紫色,这种情况比较紧急,家长一旦发现有崁顿情况,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推荐专家更多
  • 马卫国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擅长领域: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男科杂症

  • 郭军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男科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精液不液化等),阳痿、早泄、射精障碍、支原体和衣原体淋菌性尿道炎、血精、附睾炎、泌尿生殖系肿瘤、精索静脉曲张、育前咨询与检查评估、男科疾病的心理咨询与指导、男科疑难疾病诊治等

  • 曾庆琪主任医师江苏省中医院

    擅长领域:前列腺炎、不育、性功能障碍、性病、睾丸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