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与心血管疾病(CVD)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吸烟等。ED与CVD也有共同的潜在病理机制,包括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尽管有这些密切的关系,但ED是未来心血管事件独立预测因素的证据却有限。6月11日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项研究显示,ED患者未来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
研究简介
研究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ichael J. Blaha博士等开展,旨在分析基线时无CVD事件,自我报告ED对于预测冠心病和CVD事件的价值。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MESA队列研究的1914名男性数据,受试者回答了一个关于ED症状的问题。随访3.8年,评估了严重冠心病和CVD事件的结局。严重冠心病事件包括心脏骤停复苏、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严重CVD事件定义为所有严重冠心病事件加上所有卒中和卒中死亡。
在调整了年龄、种族/民族和教育后(模型1),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计算ED状态(是/否)结局的危险比;进一步调整吸烟状况、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收缩压、降压药物使用和降脂药物使用(模型2);再进一步调整β受体阻滞剂使用和抑郁症(模型3)。
为了进一步评估既往CVD与ED的潜在双向关系,进行了额外的时移横向分析,以查看第5次随访前的CVD事件是否与第5次随访时自我报告的ED相关。
研究结果
1914名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69±9.2岁,42.3%为白人、24.2%为非洲裔美国人、10.5%为美籍华人、22.9%为西班牙裔。877名(45.8%)受试者报告了ED症状。有ED的受试者更可能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家族史,也更可能使用β受体阻滞剂、降血压药、降脂药和抗抑郁药。在3.8年的随访中,共发生40例冠心病和75例严重CVD事件。与无ED的患者相比,ED患者发生严重冠心病(3.4% vs. 1.4%,P<0.001)和严重CVD(6.3% vs. 2.6%;P<0.001)事件明显更多。
在未调整的Cox模型中,ED是严重冠心病(HR 2.5,95%CI 1.3-4.8)和CVD(HR 2.6,95%CI 1.6-4.1)事件的重要预测因子。在完全调整的模型中(模型3),ED仍然是严重CVD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HR 1.9,95%CI 1.1-3.4),而与严重冠心病事件之间的关联并不显著,尽管具有类似的风险点估计。
在时移横向分析中,第5次随访时,既往CVD事件与ED显著相关(OR=2.1,95%CI 1.4-3.2)。调整药物使用和抑郁症后,相关性有所减弱,但仍然显著(OR=1.7,95%CI 1.1-2.6)。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强化了ED与CVD事件之间独立关联的现有证据,而且可能对中年男性的危险分层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但是,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单个问题无法区分血管性和非血管性ED,这可能会减弱ED与CVD之间的相关性。另外,由于随访时间仅为3.8年,因此还需要ED风险预测价值的10年数据。
总之,该研究提供了一些迄今为止最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ED在现代、多种族、良好表型队列中的独立预测价值。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李刚医生在性生活时间短、治疗勃起不坚、包皮包茎、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生殖感染性疾病、男性不育等领域有一定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生殖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男性不育等男性泌尿系统疾病诊疗及研究。
擅长领域:应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精囊结核、前列腺结石)、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阳痿、阳强、早泄、射精无力、不射精、逆行射精、射精疼痛)、泌尿生殖系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血精症、睾丸炎、附睾炎、泌尿系结石以及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男性乳房发育症、遗精、男性性早熟等男科杂病。
擅长领域:擅长:运用雷诺瓦(Renova)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系统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及想要提升性能力患者;同时运用玻尿酸注射增粗增大,玻尿酸治疗早泄、延长性生活时间、提高性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心理疗法、行为训练、特定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阳痿)、性欲低下等长期致力于男性私密整形术,阴茎假体(支撑体)植入手术、隐匿性阴茎短小整复延长、包皮手术,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微创腹腔镜手术,如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等微创手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