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呼吁将宫颈癌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来消除。为此,WHO制定了一项全球战略,要求全球每个国家在2030年前实现15岁女孩90%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
然而,尽管苏格兰等一些国家已经实现了90%的覆盖率,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可能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挑战。目前的疫苗接种率水平明显低于根除疫苗目标HPV类型所需的80%的接种率,并且需要在未接种的个人中产生群聚效应。
HPV疫苗不仅能提供强有力的直接保护,还能提供群体效应/群体保护,也被称为群体免疫(即对未接种者的间接保护),这是由于HPV的同种传播。模拟研究表明,已经有低到中度的疫苗接种覆盖率的男孩为未接种疫苗的女孩提供了增量的群体效应。
既往研究显示,当疫苗接种覆盖率约为50%时,针对HPV18的群体效应和针对HPV31、33、35和45型的交叉保护作用是可预测的。在实施仅针对女孩的疫苗接种的人群中,只有在疫苗接种覆盖率较高时,才观察到针对HPV16(致癌性最强且最常见的HPV类型)的明显的群体效应。这可能是由于与其他HPV类型相比,HPV16的基本繁殖数(R0)较高。
为了比较在以人口为基础的社区随机试验中,在适度的疫苗接种覆盖率下,不分性别和只针对女孩的疫苗接种策略如何对HPV16型产生群体效应,来自芬兰坦佩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专家展开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Medicine杂志上。
2007-2010年,33个芬兰社区的1992-1995年出生队列随机接受了不分性别的HPV疫苗接种(Arm A)、只针对女孩的HPV疫苗接种(Arm B)或不接种HPV疫苗(Arm C)(每个试验组11个社区)。对2005-2016年期间居住在33个社区的所有8022名年龄小于23岁的未接种疫苗的妇女(A、B和C组分别为2657人、2691人和2674人)的HPV16/18/31/33/35/45血清流行率在接种前时代(2005-2010)和接种后时代(2011-2016)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在整个研究人群中,不分性别的疫苗接种组在接种后观察到HPV16和HPV18血清流行率分别降低36%和28%(PR16 = 0.64,95% CI 0.10-0.85;PR18 = 0.72,95% CI 0.22-0.96),并且HPV16在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血清阳性核心组也降低36%(PR16 = 0.64,95% CI 0.50-0.81)。
同样,HPV31/33/35/45血清流行率的降低(PR31/33/35/45=0.88,95%CI 0.81-0.97)在C组中得到了验证(PR31/33/35/45=0.79,95%CI 0.69-0.90)。
由此可见,在适度的疫苗接种覆盖率下,性别中立的疫苗接种后对HPV16/18的群聚效应。在只有适度的疫苗接种覆盖率的情况下,性别中立的疫苗接种水平的可移策略甚至可以促进对HPV16的控制。
参考文献:
Human papillomavirus seroprevalence in pregnant women following gender-neutral and girls-only vaccination programs in Finland: A cross-sectional cohort analysis following a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 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3588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泌尿系统肿瘤的开放手术及腹腔镜微创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腔内微创治疗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男女性泌尿系炎症、结石、结核、梗阻、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男性阴茎勃起功能不良(阳痿E、D)早泄,阴茎弯曲畸形,包茎,男性不育症等疾病诊断的治疗、预防及咨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性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于泌尿腔镜下的微创手术及各类复杂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