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自己的敏感度,需要找到具体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另外,还需要进行自我调整,注意转移注意力,或者是进行心理治疗等。
1、针对性治疗:降低自己的敏感度,可以先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明确自身敏感度过高的原因。对于性格过度敏感的人群,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降低敏感度,另外,也可以配合药物治疗,比如服用一些情绪稳定剂,如丙戊酸钠、碳酸锂等,或者是服用一些抗抑郁药物,如多塞平、马普替林等,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降低敏感度;
2、自我调整: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与人交流、沟通,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及时发泄出来,从而降低自己的敏感度;
3、转移注意力: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看电影等,多花时间在愉快的事情上,可以将敏感度逐渐降低;
4、心理治疗:如果是特定的心理疾病导致的敏感度过高,如抑郁症等,则建议及时去医院精神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常见的如认知行为疗法等,通过心理教育、行为矫正等方法,降低患者的敏感度;
5、其他:如果是因为压力过大、疲劳等原因导致的敏感度过高,则建议适当休息,缓解疲劳,降低自己的敏感度。
敏感度过高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建议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熬夜,早睡早起。在饮食上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等,如苹果、香蕉、菠菜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敏感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