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降低敏感度、缓解紧张情绪、治疗躯体疾病、消除心理障碍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1、降低敏感度:可通过改变日常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同时也可配合舒缓的音乐、外出旅游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达到降低敏感度的目的。如果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焦虑,也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精神压力,从而降低敏感度;
2、缓解紧张情绪:日常生活中应学会缓解精神、心理的压力,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熬夜。也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爬山、打羽毛球、跑步等,运动可促进脑部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从而缓解精神、心理压力,降低敏感度;
3、治疗躯体疾病:若本身存在疾病,如甲亢、高血压等,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从而引起敏感度增高。此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待疾病得到缓解后,敏感度也可逐渐恢复;
4、消除心理障碍:性格内向、情绪容易紧张、自卑的人群容易形成敏感的性格,应在生活中多与人交流,多进行户外活动,以保持心情舒畅,消除自卑心理。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敏感度过高的情况。
如果敏感度过高同时伴有抑郁、焦虑等情况,可寻求精神心理科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