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肠道敏感度的药物,主要包括益生菌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止泻药物等。但具体应用哪种药物,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症状,以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1、益生菌类药物: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此类药物有利于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可改善肠道动力不足的情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肠道的敏感度,对于腹泻、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2、抗胆碱能药物:如硫酸阿托品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此类药物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使肠道过度蠕动,从而提高肠道的敏感度,有助于缓解胃肠道痉挛等症状,但是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
3、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止泻药物可作用于肠黏膜,对肠黏膜表面的黏液、分泌物进行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提高胃肠道的敏感度;
4、其他药物:如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可促进肠道恢复正常,提高胃肠道的动力,从而有助于降低肠道敏感度。此外,对于肠道动力不足导致便秘的人群,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该药物。
若应用上述药物后,自身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更换药物或更改剂量,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