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度降低在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脱敏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敏感度高低主要是由于神经过度紧张、焦虑或长期承受外界压力导致,也可能由于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等因素造成。
1、脱敏疗法:脱敏疗法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先要明确过敏原,将过敏原制成不同浓度的制剂,反复给相应过敏原皮肤试验阳性的患者进行皮下注射,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逐渐诱导患者耐受该过敏原而不产生过敏反应,具体疗程因人而异。但由于脱敏疗法属于一种专业治疗,建议在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2、药物治疗:敏感度高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氟米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应用盐酸多塞平,抑制神经传导,降低敏感度;
3、心理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暗示等方式,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治疗者自身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改善生活习惯:尽量戒烟、戒酒,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具有刺激性的饮料,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等,增加日常运动量,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敏感度高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还需要减少对身体的心理压力,尽量保持乐观的情绪。由于引起敏感度高的原因比较多,建议患者进行一系列检查后,确诊具体原因再进行治疗,不可盲目相信偏方、秘方,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