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到晚上皮肤就长颗粒,可能是由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毛周角化症等原因所导致,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在医生诊断下明确病因,再进行对症治疗。
1、湿疹:由于宝宝在晚上睡觉时盖的被子过厚,或是接触到一些过敏原,如花粉等,刺激皮肤组织,从而诱发湿疹,会导致宝宝一到晚上皮肤就长颗粒,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2、荨麻疹:如果宝宝在晚上睡觉时,房间内的温度突然下降,可导致皮肤受到低温刺激,引发荨麻疹,会导致宝宝一到晚上皮肤就长颗粒,并伴有瘙痒、头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3、过敏性皮炎:如果宝宝在晚上睡觉时,房间内有较多的灰尘、螨虫、花粉等过敏原,可导致皮肤受到过敏原刺激,从而出现宝宝一到晚上皮肤就长颗粒的现象,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需要家长及时打扫宝宝房间的卫生,减少过敏原;
4、毛周角化症: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导致宝宝皮肤毛囊出现角化性或角化过度的情况,引发毛周角化症,会导致宝宝一到晚上皮肤就长颗粒,还会伴有皮肤粗糙、丘疹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杨酸软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