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敏感度可以通过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但任何治疗方式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以见效,所以建议患者需要有耐心。
一、行为治疗:
1、挤捏疗法:是指通过挤捏患者相关穴位,从而降低患者敏感度,达到改善敏感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2、动停法:通过过度的关注患者对其所关注的事情,从而降低患者敏感度,进而缓解不良情绪;
3、认知疗法:通过让患者了解自身敏感性高的原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变敏感状况;
4、放松疗法:通过让患者了解有关性的生理知识,从而降低敏感度,达到身心松弛状态,达到降低敏感度的目的。
二、药物治疗: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例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舍曲林片等,敏感度通常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金刚烷胺片等药物,帮助缓解相关症状。
三、物理治疗:
例如经颅磁刺激,通过改变大脑兴奋性,从而降低敏感度,还可以通过电流刺激大脑,改变神经细胞膜的功能,从而降低敏感度。
建议敏感度高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例如跑步、爬山、游泳等,并且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疲劳,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避免过度紧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