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皮肤敏感度的药物,主要包括含钙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肉毒杆菌毒素A抑制剂、抗组胺药、维生素类药以及中药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1、含钙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可通过抑制T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从而抑制皮肤炎症反应,起到降低皮肤敏感度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疾病;
2、肉毒杆菌毒素A抑制剂:如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可抑制局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起到降低皮肤敏感度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汗疱疹、单纯疱疹等疾病;
3、抗组胺药:如盐酸苯海拉明片等,可阻断组胺与效应细胞上的H1受体结合,从而起到降低皮肤敏感度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4、维生素类药:如维生素C片等,维生素C可以抑制组胺与肥大细胞表面的H1受体结合,从而起到降低皮肤敏感度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特异性皮炎等疾病;
5、中药:如金银花、连翘、黄芩等中药,均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缓解体内火气过旺的情况,从而降低皮肤敏感度。
皮肤敏感度高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含有激素以及化学物品等,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同时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温和的护肤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