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主要表现为怕冷、舌淡胖嫩、脉沉迟、面色?白、精神疲乏等症状,而阴虚则通常伴随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头晕耳鸣等征象。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
1.怕冷
阳虚时由于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煦机体,所以患者会出现畏寒、怕冷的情况。怕冷属于阳虚的核心表现,可能伴随手脚冰凉、身体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四肢末端和背部。
2.舌淡胖嫩
阴虚时,阴液亏损,导致脏腑失于濡养,虚热内扰,津液亏少,不能上承,故见舌光无苔;阴损及阳,肾阳亦虚,不能蒸化津液上承,故可见舌体胖大。舌象主要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情况,以及气血有余或不足等情况。舌淡胖嫩多见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病症。
3.脉沉迟
阴虚时,阴不敛阳,虚火浮越,则见发热而体温偏低;阴虚则生内热,故表现为低热;阴津耗伤,虚火灼津,则口干咽燥;阴虚阳亢,扰乱心神,则失眠多梦;盗汗为阴虚火旺,逼迫津液外泄所致;男子阳强易举,女子梦交均为阴虚火旺,扰动精宫之故。脉沉迟是中医辨证中的一种常见体征,常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这种脉象可能表明血液循环减缓或气血不足。
4.面色?白
阳虚时,阳气不能充分运达肌肤表面,使气血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到面部的血液供应,出现面色?白的现象。面色?白是指肤色比正常人苍白,可能是气血不足、贫血等原因引起的。
5.精神疲乏
阴虚时,阴液亏损,不能制约阳气,导致阳气偏盛,出现虚热内扰,进而引发烦躁不安、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等一系列不适症状。阴虚内热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长期如此就会引起精神萎靡、乏力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可以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相关检查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对于阳虚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对于阴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滋补肝肾的药物改善病情。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如适当食用羊肉、韭菜等温补食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