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隐血阳性一般是指尿液中存在红细胞,而正常人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因此在检查后出现尿隐血阳性,一般提示机体存在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但也可能是药物影响。
1、尿路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黏膜损伤,而尿液中存在红细胞,可导致尿液中存在红细胞。此时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如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
2、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划破尿道黏膜,也会导致尿液中存在红细胞,患者还可能伴有尿痛、尿频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排石药物,如排石颗粒、金钱草颗粒等,病情严重者还可选择手术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
3、肾小球肾炎:由于炎症刺激肾小球,导致其滤过功能降低,红细胞会进入尿液中,从而出现尿隐血阳性的情况。此时患者还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治疗;
4、药物影响: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者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能会对尿路产生一定损伤而出现尿隐血阳性。此时在停止服用药物后即可缓解,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除上述疾病因素外,尿路肿瘤、肾癌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尿隐血阳性,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