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肾阳虚是中医上的说法,典型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肢体寒冷、头晕耳鸣,以及失眠多梦、精神不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若存在以上症状,可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是否为肾阴虚、肾阳虚。
一、肾阴虚:
1、舌象:肾阴虚患者通常表现为舌体瘦薄、舌红少苔、舌面干燥,或者舌面出现少量剥脱样红斑表现;
2、脉象:脉诊时脉细数,尤其是尺脉较细,脉率较低,而肾阴虚时脉细数或脉率较快;
3、其他:肾阴虚患者通常表现为阴虚内热,可出现手足心热、盗汗、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耳鸣、两颧泛红、舌红少苔等症状。
二、肾阳虚:
1、舌象:肾阳虚患者可表现为舌体瘦薄、舌色白、舌面有小颗粒状表现,同时可伴有肢体寒冷、阳痿、早泄、小便清长、大便不成形、腰膝酸软等症状;
2、脉象:脉诊时脉细如丝,或脉沉细无力,而肾阴虚患者脉象多沉细无力;
3、其他:肾阳虚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面部浮肿、腰膝酸软、乏力、小便不利、畏寒、大便溏泄等症状,而肾阴虚患者可出现多食善饥、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盗汗、大便干结、腰膝酸软、耳鸣、失眠等症状。
如果存在上述症状,可由医生辨证论治后明确是否为肾阴虚、肾阳虚。确诊为肾阴虚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滋补肾阴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确诊为肾阳虚,可遵医嘱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滋补肾阳的药物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就临床而言,阳虚有阴虚火旺、下焦湿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气血两虚、肾精不足等,种种原因,阳虚者十仅一二而。就文献角度而言,阳痿只是从明代开始沿用至今的,汉代《马王堆出土医简》称之为“不起”,“男不起”;《黄帝内经》称之为“不用”“筋宗弛纵”、“阴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