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出现甲胎蛋白偏高的情况,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如新生儿、长期吸烟者等。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引起的,比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一、生理因素
1.新生儿:由于胎儿通过脐带将蛋白质输送到肝脏内进行代谢,而出生后受母体影响,会导致体内甲胎蛋白含量升高。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陈代谢后可恢复正常。
2.长期吸烟者:如果患者经常抽烟可能会损伤到肺部组织,从而引起上述现象发生。此时建议患者尽量减少或避免吸烟,并且还要及时戒烟,以减少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二、病理因素
1.肝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一种疾病,当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大量复制并侵害肝细胞,导致其受损和死亡,所以会出现上述表现。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颗粒等,若效果不佳则需进行保肝护肝治疗,常用药物有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谷胱甘肽片等。
2.肝硬化: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过量饮酒等,会造成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使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引发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诱发腹水形成,也会伴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拉米夫定片等药物来治疗。
3.肝癌:通常是因肝细胞发生增生性病变所致,随着肿瘤体积增大,会对周围的神经以及组织造成压迫,从而表现为上腹部包块、右上腹疼痛等不良反应。需要积极配合医生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联合化疗、放疗等方式辅助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肝豆状核变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相关。一旦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应限制铜摄入,配合酶诱导剂、螯合剂等药物治疗;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则需根据原发病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支持治疗、免疫抑制治疗、成分血输注等。若发现自身异常,应及时就医诊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