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发现泌尿系结石需要定期进行尿液分析、尿常规、B超、X线检查、CT扫描等医学检查。如果出现尿频、尿急、腰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1.尿液分析
尿液分析可以检测是否存在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情况,帮助诊断泌尿系结石。通过收集新鲜尿液样本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通常可在数分钟内得出结果。
2.尿常规
尿常规包括对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蛋白质含量的检测,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疾病。取样后需立即送检以确保准确性,一般由医护人员采集或自行在家完成。
3.B超
B超是一种无创且快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内部结构及结石位置与大小。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使用高频声波探头轻扫腹部区域,根据回声图像判断是否存在结石。
4.X线检查
X线检查利用高能量射线穿透身体,经过处理后形成影像来评估体内是否有异物如结石。立位平片常作为初次筛查手段,在站立状态下拍摄脊柱与骨盆区域;若疑似肾结石则需行仰卧位片以观察肾脏情况。
5.CT扫描
CT扫描能提供更为详尽的三维信息,有助于确定结石成分及周围软组织受损程度。分层成像技术使其成为首选方法之一,通常需要注射造影剂后再行扫描。
以上各项检查均应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以免食物影响结果。同时告知医生任何可能影响检查效果的药物服用情况,以便得到准确可靠的诊断信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