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完膏药皮肤敏感度降低了可能是膏药过敏、药物使用不当、皮肤敏感度差的原因导致,如果症状严重,建议患者立即停止使用膏药,并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1、膏药过敏:可能是患者对膏药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导致皮肤发生过敏反应,从而造成皮肤敏感度降低。此时可能还会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建议立即停止使用膏药,并用清水将皮肤上的膏药清洗干净,严重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2、药物使用不当:膏药一般是用动物油、植物油加药熬成,如果熬膏时所用药物为植物油,但熬膏时所用药物为动物油,则可能会导致皮肤敏感度降低。此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膏药,或者是更换为不含动物油的膏药;
3、皮肤敏感度差:可能是皮肤角质层较薄,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即使皮肤对膏药不过敏,也可能会导致皮肤敏感度降低。此时通常属于正常情况,无需特殊处理,如果为了美观,可以咨询医生后适当减少贴膏药的次数;
4、其他情况:如果患者贴膏药期间,所用药物剂量不正确或者长时间贴敷,可能会导致皮肤不耐受,出现皮肤敏感度降低的情况。此时建议遵医嘱更换药物或者减少贴敷时间,以缓解皮肤敏感。
建议患者在贴膏药时,应注意所用药物对自身所产生的作用,并在贴膏药前咨询医生,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如果在贴膏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等,应及时将膏药去除,并就医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