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降低可以通过锻炼、倾诉、转移注意力、心理治疗等方式来缓解。敏感性降低,可能是由于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经常熬夜导致的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心理疾病导致的,一般会表现为烦躁不安、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事物不关心、睡眠质量差等症状。
1、锻炼: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来降低敏感性,如游泳、跑步、打篮球等,在锻炼的过程中,大脑里面的多巴胺会被激活,从而达到舒缓身心的效果,逐渐提高大脑的敏感性;
2、倾诉:找朋友、家人倾诉,寻找朋友、家人的建议,听舒缓的音乐,睡觉时创造安全、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放松心情,缓解焦虑,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目的;
3、转移注意力:白天可以多做运动或工作,到操场上跑步、游泳、打篮球,也可以在室内做瑜伽、看电影、听音乐等方法,转移注意力,缓解疲劳,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4、心理治疗:如果是心理疾病导致的敏感性降低,可以及时到医院心理科就诊,通过心理治疗来缓解,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治疗、脱敏治疗等;
5、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2等,可以起到营养神经的效果,缓解睡眠质量差的现象。
敏感性降低的人群,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睡觉前不要喝咖啡、浓茶等饮品,此类饮品中含有咖啡因,会刺激神经兴奋,导致睡眠不稳定、易醒。此外,睡前也不要进食过多或过少,避免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症状,影响睡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