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外敷以降低皮肤敏感度的中药包括黄连、黄柏、栀子、苦参和地肤子。但是,皮肤敏感问题可能涉及到多种因素,建议就医以获取专业指导。
1.黄连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对于实火内盛所致的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病症有治疗效果。其含有小檗碱、巴马汀等生物碱类成分,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阴虚津伤者慎用。
2.黄柏
黄柏可用于缓解肾炎水肿、泄泻下痢等症状,其性寒,善清相火及下行之势而坚阴止带,故凡肝经湿热下注之白浊、带下皆可使用。本品大苦大寒,易损伤脾胃阳气,因此久病体虚患者需谨慎服用。
3.栀子
栀子主治热病烦闷、肝火目疾、热毒疮肿等,其味苦,性寒,入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作用。本品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同服,以免引起心脏毒性反应。
4.苦参
苦参适用于治疗湿疹、瘙痒症等皮肤疾病,该药有利尿消肿、祛湿止痒的功效,能够辅助改善相关不适症状。苦参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性,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5.地肤子
地肤子常用于治疗风疹、湿疹等引起的皮肤瘙痒,其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作用。由于地肤子性质偏寒,所以脾胃虚弱的人群应慎用地肤子,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以上提及的所有中药材均需要经过炮制后才能使用,且需遵医嘱进行外敷。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如出现红肿、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停用并就医处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