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排尿敏感度的药物,主要包括α受体阻滞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一般需要根据病情、药物敏感度等情况,由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1、α受体阻滞剂:一般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哌唑嗪等,可以通过阻断膀胱颈以及尿道平滑肌α1受体,从而降低膀胱出口的阻力,使排尿变得更加顺畅,起到降低排尿敏感度的作用;
2、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盐酸达泊西汀等,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降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能力,从而降低排尿敏感度;
3、β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等,通过阻断膀胱颈以及尿道平滑肌β1受体,也可以降低膀胱出口的阻力,使排尿变得更加通畅,起到降低排尿敏感度的作用;
4、利尿剂:如托特罗定、氯米帕明、奥昔布宁等,主要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钾、氯离子的重吸收,增加尿量,使膀胱压力降低,从而降低排尿敏感度;
5、其他药物:如琥珀酸索利那新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属于α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膀胱敏感度,从而使排尿变得更加乐观、顺畅,起到降低排尿敏感度的作用。
此外,部分中成药物,如三金片、癃清片、热淋清颗粒等,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凉血通淋的作用,也可以降低排尿敏感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